酸霧凈化

酸霧,通常是指霧狀的酸類物質。在空氣中酸霧的顆粒很小,比水霧的顆粒要小,比煙的濕度要高,粒徑為0.1~10 μm,是介于煙氣與水霧之間的物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其中包括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機酸所形成的酸霧。
1.酸霧凈化工藝選擇
現今控制酸霧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液體吸收法、固體吸附法、過濾法、機械式除霧法及靜電除霧法等。
(1)酸霧凈化液體吸收法
液體吸收一般包括水洗法和堿液中和法。堿液吸收常用的吸收劑有10%的Na2CO3、4%~6%的NaOH和NH3等的水溶液。所采用凈化處理設備主要有洗滌塔、泡沫塔、填料塔、斜孔板塔、湍球塔等。其主要凈化機理是使氣、液充分接觸,酸、堿中和,從而提高凈化效率。
液體吸收法的優點是設備投資較低,工藝較簡單。缺點是:①容易帶來二次污染;需要配套的污水處理系統;②在北方的冬天還容易因結冰而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③由于廢氣中的成份比較復雜,往往需要多級串聯處理,造成投資成本較高。
(2)酸霧凈化固體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分子篩、硅膠、含氨煤泥等。北京工業大學研制成功一種可以治理多種酸霧的吸附劑——SDG吸附劑,曾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1992年最佳實用技術和1995年可行實用技術。目前該吸附劑已在多個行業中得到成功的應用。它可以凈化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醋酸、磷酸等各種酸氣(霧)。尤其適用于濃度小于1000 mg/m3的間歇排放的酸洗操作場所。
與現有的其他吸附劑相比,SDG酸霧吸附劑具有以下優點:⑴能比較好地去除伴隨硝酸霧產生的氮氧化物的污染;⑵設備簡單,操作方便;⑶干式工藝,不產生二次污染。其缺點是:⑴由于吸附劑的吸附容量有限,造成設備龐大;⑵過程為間歇操作。因此,吸附法僅適用于凈化處理間歇排放的酸霧濃度較低的酸霧廢氣。
(3)酸霧凈化過濾法
酸霧過濾器的濾層主要包括板網、絲網和纖維三種型式。板網除霧器的濾層通常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交錯疊置于設備內。絲網除霧器中的絲網一般由聚乙烯或耐腐蝕不銹鋼材料制作而成。纖維除霧器的纖維材料則以聚丙烯和玻璃纖維居多。
(4)機械式酸霧凈化法
這類方法的原理是借用重力、慣性力或離心力的作用使霧滴與氣體分離,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常用的設備有折流式除霧器、離心式除霧器等。
(5)靜電除霧法
酸霧靜電捕集器(濕式電除塵/霧器)是靜電收塵器系列產品中的一個種類,靜電收塵成為專利技術后,第一次成功的實際應用便是1907年用于硫酸霧的捕集,其優點在于酸霧凈化效率非常之高;缺點是投資成本較高,占地面積大。近些年隨著靜電除霧設備國產化,其造價也不斷降低,因此在有色冶煉、鋼鐵、化工等行業煙氣脫硫脫硝和除塵除霧方面被大量應用,成為有效處理酸霧及有害氣體的主流技術。
2.工藝特點
- 凈化效果好:絕佳的工藝組合,酸霧及有害氣體凈化率≥97.5%;
- 阻力小:<1000Pa,運行、維修費用低;
- 占地小:可將循環槽、凈化塔、濕式電除霧器分層放置,形成立體空間,減少占地面積;
- 設備壽命長:系統為負壓運行,避免酸霧和酸水跑冒滴漏,選用耐磨耐腐蝕玻璃鋼塔體、C-FRP材質濕式電除霧器和防腐風機,系統使用壽命≥20年;
- 操作維護方便:由于系統簡潔,設備少,耐腐蝕,自動化程度高,使整個系統操作、維護都十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