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零碳”會議 昆明市多舉措開展COP15碳中和行動
9月30日,云南省昆明市舉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碳中和行動新聞發布會。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永祿,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東川區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出席新聞發布會。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永祿介紹,COP15是聯合國生態環境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也是我國今年非常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COP15碳中和對國際、中國、云南和昆明都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昆明市已完成《COP15碳中和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編制工作。《計劃》對COP15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排放邊界進行了確定,目前的測算結果是:航空運輸預計產生約18789噸二氧化碳,鐵路運輸預計產生約35噸二氧化碳,道路運輸預計產生約126噸二氧化碳,整個交通運輸預計共產生約18950噸二氧化碳。酒店住宿預計產生約3597噸二氧化碳,餐飲預計產生約1277噸二氧化碳,會場用電及會議用品預計產生約95噸二氧化碳,廢棄物預計產生約43噸二氧化碳。本次COP15預計共產生約23962噸二氧化碳。
在籌辦過程中,昆明市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到會議籌備、舉辦、收尾全過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實現碳中和。通過制定綠色辦會工作方案,從綠色會場、綠色交通、綠色住宿、綠色宣傳及綠色城市建設5個方面優化提出了25項減碳措施。具體包括:
- 大會會場將提供桶裝飲用水,玻璃杯或陶瓷杯,并鼓勵與會人員自帶水杯,盡量減少塑料飲用水瓶和一次性紙杯的使用;
- 使用電子宣傳冊并公開下載方式,利用郵件方式向嘉賓傳達相關信息,減少紙張的浪費;
- 將選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公共交通和共享單車等為與會代表提供交通服務;
- 酒店房間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具,鼓勵自帶洗漱用具,酒店餐廳使用玻璃杯和陶瓷杯,不使用塑料杯和一次性紙杯,提供本地食材,提倡光盤行動等。
森林有保護生物多樣性、吸收二氧化碳等多種生態功能。本次COP15還通過新建林業項目的方式實現碳中和。目前規劃和已實施的人工造林項目總規模達36073畝,造林地塊分別位于昆明市東川區阿旺鎮、紅土地鎮、湯丹鎮、拖布卡鎮、烏龍鎮、因民鎮、舍塊鄉、碧谷街道辦、銅都街道辦、二二二林場、新村林場,造林樹種為圓柏、冷杉、華山松、清香木、相思樹等本地鄉土樹種。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審定與核證機構初步評估,所造林完全能夠抵消COP15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中華環保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已有意愿加入到碳中和工作中來,目前有關事項正在協商之中。
為確保COP15碳中和取得實效,下一步,昆明市將確保既定的減碳措施能夠保質保量執行,減少COP15實際產生的碳排放量。并于COP15會議結束后,向社會發布COP15碳中和公開聲明,公布COP15碳中和的詳細內容。
來源:昆明市生態環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