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銳力量攻堅克難,云南新污染物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3年以來,云南省以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立足實際采取多種有力有效舉措,傾力抓實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剛在前不久召開的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表示,云南省主動作為,開展先行先試,多項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多措并舉打開治污新局面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省自2022年12月印發實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來,全省上下協調聯動,集中精銳力量攻堅克難,扎實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有不少的特色亮點,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一是強化了新污染物治理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云南建設的實施意見》做出聚焦高原湖泊、高原特色農業等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的工作安排;《云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意見》《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規劃》明確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要求。
二是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建立了由15個省級部門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高規格組建由兩位院士、省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凝心聚力推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云南生態環境廳與昆明理工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政府和高校緊密合作、互為支撐,推動科研和管理高度融合。
三是高質量完成首輪化學物質環境信息統計調查。通過摸底調查,初步掌握了潛在新污染物的分布情況,建立了涵蓋13個行業大類、710家企業、464種化學物質生產使用情況的基礎數據庫。
四是大力推進新污染物治理科研平臺建設。云南省新污染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獲得批準。
五是積極探索總結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經驗。率先在九大高原湖泊、安寧產業園區、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滇池流域生活污水處理廠開展新污染物篩查、評估試點工作。
六是新污染物科研工作不斷深入,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系統開展了內分泌干擾物、微塑料污染特征、環境行為、生物效應及防治技術的研究。
七是強化新污染物的風險管控。督促重點行業企業排查14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生產使用情況,幫扶指導企業落實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持續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動云南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增補清單研究制定。
據了解,通過積極爭取,云南省成為全國首批7個新污染物治理試點省份之一。
固強補弱務求實現新突破
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起步較晚,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主要體現在新污染物協同治理機制不夠健全、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基礎比較薄弱、新污染物治理科研支撐能力還不足等三個方面。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蘭駿表示,當前云南省在不斷拓展和鞏固傳統污染物治理的同時,新污染物治理正在成為云南省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新的戰場”,新污染物治理也將成為美麗云南建設的重要內容。希望專家委員會繼續發揮建言資政作用,繼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強交流與合作,建立“1+N”工作機制。
余剛表示,下一步,專家委員會將創新工作方式,加強與云南省各部門的溝通交流,立足云南省污染物治理需求進一步發揮作用,推動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針對推進新污染物治理的過程中面臨的如何解決好新污染物與傳統污染物的協同治理關系、有效預防和管控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等諸多挑戰,專家委員會對云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形勢進行分析研究,從強化協同聯動,用好新污染物治理“推進器”;提升支撐能力,打好新污染物治理“組合拳”;錨定目標定位,謀好新污染物治理“新篇章”等三個方面,提出建議供政府決策部門參考。
據了解,下一步,云南省將充分發揮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強化工作部署,強化監督執法,強化跟蹤問效,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見成效。加強科技支撐,持續開展新污染物摸底調查工作,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實施,加強資源配置,加強基礎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創新治理手段,強化綜合治理。統籌謀劃“十五五”新污染物治理規劃。同時,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全力完成好國家試點任務“滇池流域新污染物預警和綜合治理模式項目”,形成能復制、可推廣的成功試點經驗,為全國新污染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貢獻云南力量。
來源:云南省生態環境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