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把電網報廢物資各類風險控在了源頭(新黃河)
電力報廢設備如何循環利用一直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整天琢磨的是電網報廢物資去到哪里,會不會對環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如何把各類報廢電力設備變廢為寶。”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現場負責人王開才介紹,報廢物資處置的綠色再生循環利用模式,不僅是為了從源頭控制和減少污染的產生,防范電力報廢物資回流電網,更是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生動實踐,為推動循環經濟、實現“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落地經驗。近日,新黃河記者來到位于重慶永川港橋工業園區的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探訪電網報廢物資“綠色處置鏈”。
電網報廢物資“收、運、儲、拆、揀、用”一站式管理
“以前報廢電力設備是整體拍賣,我們無法進行全程監控,不知道最終處置和流向,難以有效防范變壓器油等環境污染的風險。”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現場中心主任張錚坦言,集中拆解并進行淺加工處理,規范了報廢物資處置全過程管理,從源頭控制和減少污染源的產生,極大減少了整個回收鏈條的重復用工,實現了再生資源價值最大化,也提高了循環經濟效率。

據了解,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國內建成的首個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作為“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實現了電網報廢物資“收、運、儲、拆、揀、用”一站式管理,建立了電網企業“固、液、氣”廢棄物系統化處置的再生循環利用新模式,形成一套上游、中游、下游完整、科學的電網報廢物資“綠色處置鏈”。

王開才談到,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通過精細管理、精準分類,做到了設備去向“心中有數”,將報廢物資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控在了源頭。截至目前,重慶電力累計完成6700余臺變壓器、4840余噸電纜等物資的拆解處置工作,推動傳統“整臺”處置向“原材料”處置轉變,累計產出電纜銅、線圈銅、鋁線、鐵鎧、廢變壓器油等共計1.7萬噸再生資源循環進入下游生產企業,同時減少21噸SF6廢氣排放,共計實現碳減排58萬余噸,極大推動再生資源綠色循環利用價值創造、節能降碳能力“雙提升”。
減少運輸環節環境污染風險,讓回收商受益
走進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的車間,可以看到一邊是電纜、變壓器等固體報廢物資,另一邊是拆解后的銅、鋁等市場所需原材料。王開才介紹,中心所拆解的物資原料備受市場青睞。
重慶峰圣石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廢潤滑油收集、儲存、利用的公司,公司的業務經理陳仕財告訴新黃河記者,以前一年最多收購二三十噸廢變壓器油,成為電網公司報廢變壓器油回收企業后,截至今年4月底,收購廢變壓器油近60噸,“雖然現在每噸廢油的收購價格高了,利潤率有所減少,但總量上去了,收益也隨之高了,此外運輸次數的減少也讓運輸成本有所降低,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我們這個行業環保要求嚴、門檻高,需要獲得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頒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在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成立前,我們要到各個供電公司簽署回收合同,等到有廢油了再進行零散搜集。”陳仕財介紹,現在,重慶電力對廢變壓器進行集中規范的拆解,變壓器油雜質更少,他們回收后分離處置起來更容易。此外,陳仕財還提到,在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回收廢變壓器油還極大減少了運輸環節環境污染的風險。

據了解,重慶電力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中心采用抽芯法、三刀破拆法等方式,徹底拆解導線、電纜等物資,進一步提升報廢物資的產品價值。通過智能拆解管理系統,可以清晰掌握發貨和庫存管理情況,有效提升了電網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水平。王開才介紹,今年,中心還對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拆解中心正向著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從人工作業模式轉變為自動化生產模式,廢棄物循環利用有了更高效率。
來源:生態環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