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阿v天堂2017在无码,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行業新聞> 向世界傳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最強音”——COP15第一階段會議新聞宣傳綜述(中國環境報)

向世界傳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最強音”——COP15第一階段會議新聞宣傳綜述(中國環境報)

來源:人氣:1732發表時間:2021-10-31

      這是一次全球矚目的大會——140多個締約方及30多個國際機構和組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商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務實行動,探索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戰略。

 

      這是一次中外媒體相聚的大會——800余名中外記者共赴昆明,向世界報道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講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傳遞各方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共識。

 

      5天時間,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以下簡稱COP15)第一階段會議為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凝聚了廣泛共識、奠定了堅實基礎。

 

      昆明,也成為中外輿論的強磁場。

 

      以習近平主席主旨講話為統領,緊緊圍繞COP15開幕、《昆明宣言》、生態文明論壇等進行報道和傳播,中外媒體記者在大會期間各展所長,亮點頻出。

 

      一篇篇報道,一張張圖片,一段段音視頻,通過報紙版面,通過廣播電視,通過手機屏幕,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愿景迅速傳遍中國,傳向世界。

 

重點突出——生態文明思想廣泛傳播

 

      “國際社會點贊中國擔當,熱議COP15彰顯生態文明理念”,這是中外媒體在這次全球化、全方位的輿論傳播中的最深切感受。

 

      10月12日下午,COP15領導人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形式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表明中國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主張和行動。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第一時間以COP15主席身份接受中央主要媒體專訪,對習近平主席主旨講話進行權威解讀。

 

      當天下午,COP15新聞中心組織了“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專家媒體見面會”,邀請專家對習近平主席主旨講話談體會、談感想,解讀中國對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

 

      之后,新華社發布新聞通稿,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媒體積極正面宣傳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深入闡述講話的深刻內涵、深遠意義,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豐碩成果,以及我國將實施的計劃和舉措等。還有媒體摘選講話金句進行宣傳推介,廣泛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與此同時,云南省還在COP15新聞中心舉辦了兩場主題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云南實踐”的集體采訪,邀請專家學者以及一線工作人員現身說法,深刻闡述生態文明理念的深遠影響和現實意義。

 

      另一個信息也需要被提及:COP15期間召開的一場特別的平行論壇——生態文明論壇,引起了各方關注。

 

      這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大會主題的論壇,與會代表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轉化探索等7個主題,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

 

      國內外輿論對論壇的聚焦,其背后也正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鮮明的世界意義以及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高度關注。

 

態度開放——內宣與外宣協同發力

 

      “在2010年愛知目標未能實現的情況下,您認為怎樣才能恢復對重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心?”

 

      2021年10月13日19時,COP15新聞中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高級別會議新聞發布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COP15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云南省副省長王顯剛出席。

 

      發布會上的第二個提問機會,主持人便給了路透社的記者。加之10月15日黃潤秋部長出席的新聞發布會,兩場重要信息發布的會議均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合作召開,在華外媒和線上外媒的提問數量占比達到了一半以上。

 

      國際會議需要的是包容和開放,這展現的也是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自信態度。

 

      除了“重磅”的新聞發布會,新聞中心還組織了4場嘉賓專家媒體見面會,主動發聲,為記者報道提供素材。同時,主動協助在華外媒開展深度采訪,協助國內媒體采訪秘書處官員及外方嘉賓,提升中國開放、專業形象,對外講好中國生態環保故事。

 

      據了解,大會期間123家媒體包括了鳳凰衛視和南華早報兩家香港媒體,以及路透社、法新社、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瑞典電視臺、新加坡海峽時報、亞洲新聞臺6家駐華外媒。同時,來自46家境外媒體的56名記者線上參會,包括法新社、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彭博社、衛報、德意志新聞社、共同社等。

 

      新華社將《昆明宣言》用6種語言進行相關報道;重點報道《萬類霜天競自由》被全球800余家媒體轉載......

 

      共同社、法新社、俄羅斯新聞網、每日新聞、巴黎快報、朝日新聞、加拿大廣播電臺、德國之聲等多家外媒紛紛對“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寄予厚望,期待COP15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凝聚強大合力。

 

      對外宣傳開放包容,對內宣傳的內容更是精彩豐富。

 

      從10月8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無縫鏈接COP15,到大會期間組織10場重點新聞發布活動,再到《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舉行兩場媒體見面會以及云南省策劃的4場主題采訪、10場云訪談和城市采訪活動,“COP15”當仁不讓地成了媒體關注的“熱詞”。

 

      大會期間,人民日報刊發30余篇重磅報道、新華社及其子網子報子刊原創、轉發相關報道7000余篇,《新聞聯播》連續8天每天播發3-5條信息,《焦點訪談》持續播出6期特別節目,“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相約COP15”等話題網絡點擊量達33.3億。

 

服務周到——全方位保障媒體各種報道需求

 

      “新聞媒體在此次會議的報道中,不僅對內傳播有力,而且將中國聲音、中國故事傳向世界,受到與會代表、嘉賓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大會尾聲,黃潤秋專門來到大會新聞中心看望慰問參加COP15宣傳報道的媒體記者,并對此次新聞報道高度肯定。

 

      此外,他還來到媒體公共工作區、新聞發布廳等區域看望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并對新聞中心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作為傳播大會聲音的核心區域,COP15新聞中心是大會信息發布、公共信號提供和記者工作的主要場所。其內部設有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云采訪室區、采訪磋商室、單邊直播報道區等12個功能區。

 

      從10月9日正式開放以來,這里為中外記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輸送了海量COP15最新資訊。

 

      “很欣慰,能為大會的召開提供專業、高效和便捷的服務,之前付出的努力都值得。”COP15新聞中心建設和場館運維工作負責人林水鑫感慨道。

 

      受疫情影響,會期和會議形式幾次改變,參會的媒體和記者也一直不能確定。歷時13個月、先后修改30余版,新聞中心布展及運維方案的確定過程足以說明不確定性和設計建設的難度。

 

      “因為既要滿足大會的報道需求,又不能造成場館和設備的閑置和浪費。”林水鑫解釋道。

 

      另一方面,新聞中心作為面向全體參會媒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需具備“采編譯存播發”等新聞傳播全流程功能,支持線上線下同步傳播、兼容運行,不僅滿足東道國協議和公約秘書處關于大會新聞傳播的全部要求,而且需滿足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的新聞宣傳要求。

 

      這些,都是彼時林水鑫和他的團隊面臨的挑戰。

 

      以新聞中心的“青山間”和“綠水間”為例,是疫情背景下首次嘗試以線上形式實現記者和嘉賓的“云溝通”。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沒有經驗可循,所以前期我們預設了四五種應急方案,為的就是確保為記者提供更豐富的信息。”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劉君捷表示。

 

      “從采訪對象上,云采訪間邀請了包括院士和一線工作人員的30多位嘉賓,內容更豐富,事例更鮮活,是大會報道很好的補充和延伸。”云南省委宣傳部傳播管理處處長李新說。

 

      為記者提供豐富的新聞素材以及主動策劃宣傳主題,不止于大會期間。

 

      比如云南省對云南生物多樣性資源進行“拉網式”梳理,制定了包含8個板塊、35條線索、283個報道點位,近16萬字的《COP15云南采訪報道線索》,全面開展主題采訪。同時利用倒計時100天、倒計時30天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亞洲象北移”等動態事件,立體式展開大規模宣傳報道,為大會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社會宣傳方面,生態環境部與央視總臺聯合制作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三集系列片《共同的家園》和COP15主題宣傳片。大會倒計時15天,COP15組委會組織近30家機構共同開展了“相約COP15”系列宣傳活動。“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圍繞COP15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成就進行密集宣傳,開設“保護生物多樣性”“COP15”等專欄和話題,在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增設“COP15”專題鏈接等。云南省精心制作的宣傳片《云南密碼》、主題曲《和光同春》《地球媽媽》、紀錄片《生命之歌》等一批高質量的視頻作品在央視等各平臺播出,獲聯合國官員高度贊譽。

 

      豐富多樣的社會宣傳活動,美輪美奐的宣傳大片,從中央部委到各省市及相關部門,大會的預熱及會中報道策劃周密、組織有力、形式多樣,得到了網民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這反映的也正是以COP15召開及新聞宣傳為契機,掀起的全民參與共講生態文明故事的熱潮。

 

      截至10月15日12時,“COP15”話題微博閱讀量達8.7億,10月11日當天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名;“保護生物多樣性”話題微博閱讀量3.9億;“相約COP15”話題微博閱讀量8.2億,抖音播放量12.5億。

 

       搭臺唱戲,借筒傳聲。COP15新聞宣傳工作是一次跨部門、跨層級、跨國際精彩合作的成功實踐,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強音,也傳遞了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愿景和共識。

 

原標題:向世界傳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最強音”——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新聞宣傳綜述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童克難

微信

電話

咨詢熱線 0871-65169911/180 8831 4356

頂部